2017年,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,比去年增加22万人,大学生就业面临新的挑战。而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并不着急找工作,而是有着更为多元的打算:支教、游学、环游世界……“慢就业”,到底是回避就业压力的搪塞,还是突破旧观念束缚,倡导新的就业观?
什么是“慢就业”
所谓“慢就业”是指,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,而是暂时选择游学、支教、在家陪父母或者创业考察等,慢慢考虑人生道路的现象。
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“90后”年轻人告别了传统的“毕业就工作”模式,成为“慢就业族”。
为何选择“慢就业”
2015年6月,一家研究院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的研讨会上发布的《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》中透露,2014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2.1%,除去部分毕业生还要继续深造外,其中许多就属于“慢就业”的范畴。
调查显示,毕业生选择“慢就业”最主要的原因是“找不到满意的工作”,有57.7%的受访者选择;其次是受访者希望能够“理性寻找发展方向,不愿意在没有找到方向前被具体工作束缚”;第三是“准备自己创业”。“要考研”、“想做自由职业者”等理由也位居前列。
前程无忧人力资源专家曹琳向记者介绍,一些大学生在从校园进入职场的过程中,在能力认知等各个方面缺乏相关经验。同时,部分大学生找工作时不再以工资为主要取向,择业观有一些变化。这些,都给了“慢就业”以流行的理由。
如何看待“慢就业”
2015年,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,比去年增加22万人,大学生就业面临严峻挑战。
“慢就业族”已经引起中国社会的广泛关注。
上文中提到的调查显示:有40.1%的受访者认为,“慢就业”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。有34.0%的受访者认为,这是一种社会意识的倒退现象;有25.9%的受访者表示不好置评。
在对“慢就业”持肯定态度的受访者中,有37.7%认为这是社会多样性的典型体现;
34.9%认为这是年轻人自我意识逐步增强的表现;
33.7%认为是年轻人寻找职业趋于理性;
32.2%认为,“慢就业”会催生一批自由职业者的成熟,尤其是艺术类、设计类的从业者。
以后依次为,经济发展造就了“慢就业”的基础;就业方式多样化,比如“短期就业”者会逐步增加;“慢就业”是“慢生活”的体现等。
社会学家范和生指出,对待“慢就业”不该急着否定。他认为,让情感和身体有一定释放的时间和空间无可厚非,而为未来发展厘清头绪、打好基础,更是换一种方式应对挑战。当然,‘慢’绝对不应成为蹉跎青春、回避竞争的借口。
湖北省人社厅就业处处长刘鸿认为,“慢就业”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合理调整,是就业形式多样化、灵活化的表现。有些大学生通过出国、考研或者见习等方式,来适应了解社会,应予以鼓励和肯定。还有些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,为今后创新创业做铺垫,这体现了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的理性转变。
透析思考“慢就业”
“慢就业”折射了青年一代就业观念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变化。不少“90后”年轻人在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同时,也更加注重内心体验。
如果经济条件允许,适当地“慢”下来也许并不是坏事。暂时“慢”下来休养生息,认真做好职业规划,是为了以后更快更好地奔跑。但是,如果以“慢就业”为借口,逃避社会竞争、回避家庭期许,长期在家啃老、无所事事,那就得不偿失了。
大学毕业后走向社会,从学校到职场的角色转换,是大学生绕不开的必修课。“慢”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。不盲目依赖、不无谓等待,积极设定职业目标、提升技术本领,积蓄能量、奋力拼搏,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。
“慢就业”还需掌握好“火候”。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会长期存在,在“慢就业”的日子里,该干些什么,也需要好好规划。
最后,“慢就业”不是长久“不就业”。或许不少年轻人会发现,“沉淀”了一段时间后,就业市场竞争依然激烈,因而产生迷茫情绪。这就需要他们适时调整心态,能一步到位找到理想的岗位固然好。这个过程中,少不了长辈、老师、社区就业指导人员的帮助和指导,让“慢就业”的年轻人顺利进入“快节奏”的工作和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