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高校最新动态 > 正文

大学里哪些专业很“滥”?就业情况“烂”!

  日前著名演员冯远征关于一些表演系学生不会演戏的言论,引发了人们对专业“滥设”的思考。从就业大火到各高校纷纷上马,考生一拥而上分数奇高,再到就业难……不少热门专业都曾陷入这个“死循环”。

  其实,专业本无好坏。只是学的人太多,便成了“滥”专业!

  专业滥设有多严重

  近年来,高校纷纷“跨界”尝试。比如,不少理工科院校推出了人文学科,文科院校非要在表演系上一拼高低,体育学院也不能少了法学院……。貌似不拼个综合实力,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知名高校!

  新增专业规模有多庞大?看看“教育部关于公布201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”中的数据吧:全国高校2015年新增1681个本科专业。其中,超过30所学校新增专业数高达10个以上!不得不说,这些学校也是够拼的!

  此外,新增专业的重复度也不低:比如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的高校为54所;翻译专业为44所;工程造价、酒店管理为39所;在所有新增专业中,开设数量最多的10个专业所占比例超过新增总数的五分之一。

  那么问题来了,专业设置“同质化”会带来哪些负面效应?

  1.“小而美”院校比较吃亏

  追求生源、排名、规模……一些高校在“大而全”的路上渐行渐远。加之考生选择专业时,学校的名气、规模往往是重要考核指标,必然会挤压“小而美”特色院校的发展空间。一些颇具特色的小型院校,被迫挤入这场混战,使原本就有限的资源更加分散,确实很吃亏!

  不过,也有一些学校冷静而清醒。比如中央戏剧学院就承诺从2013年起10年不扩招。对于别的院校最“眼热”的表演系,这十年间每年只招收50名学生。

  2.浪费资源

  设置一个全新的专业,必然需要大量的人力、财力投入。小到一台电脑设备的供应,大到教学、办公、实验环境的提供,哪个不需要“真金白银”的投入?

  新专业的开设固然一时可以增加学校体量和招生规模,但当草率设立的专业往往缺乏竞争力和后续潜力,师资力量难以匹配教学需要。最终,专业本身也很得到进一步发展。

  3.就业难

  对学生而言,大学毕业后最现实的考核指标就是就业情况。然而,跟风设立的专业,往往既无过人的师资力量,也缺乏行业内的资源积累,最终导致学生在就业时缺乏竞争力。

  以近年大火的表演系为例:《2013艺术教育行业分析报告》显示,全国各大艺术院校表演系毕业生,70%因就业不理想而改行。

  其他不少“大热”专业也遭遇了类似情况。据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的统计数据,2013年英语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会计学和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都超过10万人。而教育部公布的全国和各地2012、2013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中,英语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法学等均在列。

  “黑名单”上的“滥“专业

  2014年10月,教育部曾通过其官方微博“微言教育”,公布了2012年和2013年低就业率本科专业的“黑名单”,不少“大热”专业都在其中。其实除了官方公布的名单,不少专业也是人们公认的就业“老大难”。

  1.表演专业

  日前,著名演员冯远征在接受北京青年报采访时表示:一次拍戏,和他对戏的年轻演员尽管只有两三句台词,可这位年轻演员却紧张得多次卡壳。后来才知道,他毕业于一所体育大学的表演系。冯远征表示,类似情况并不鲜见,让他对当今的表演教学陷入深思。

  据《2013艺术教育行业分析报告》显示,从2002年至2013年间,全国设置艺术类专业的高校从597所增加到1679所,艺术类考生人数从3.2万增加到近100万。不少综合类、师范类甚至是理工院校纷纷挤入了这个领域。至于求职……大家应该都清楚贵圈竞争的激烈程度,就不用多说了吧!

  2.播音主持专业

  试图挤入“播音主持”培养大军的高校同样遍布综合类、理工类、体育类……院校。据媒体报道,十余年前,只有少数专业院校设有的播音主持专业;而截至2014年秋季入学,中国艺考网上约有148所院校公布了播音主持艺术高考招生简章……

  只是,工作是真心不好找!据说,湖南某985高校播音主持专业,2014年共毕业的38个学生中,从事相关职业的仅有7人。

  3.生物工程

  曾记否,当年生物工程可是不少高校中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之一!这个专业听起来“高大上”,炒作的非常红火,学起也很辛苦,可是……最大的问题就是不!好!就!业!在一些高校,生物工程专业的就业率是在“倒数排行榜”上的。

  原因在于,该专业适合本科生的工作岗位非常少。研究类职位则对专业素质要求很高,一般硕士都是刚刚起步。当然,如果你准备考研或出国,那就不说什么了。否则,还要三思而后选。

  4.法学

  想想港剧、英剧里帅的乱七八糟的大法官和律师们吧!《法外风云》里的余英伟和李名扬每日穿着光鲜,完全是以男神形象出现的呀!

  不过,现在这些画面和法学专业的毕业生没有太大关系。如今,这个热门专业几乎遍布全国各高校。今年6月发布的《就业蓝皮书: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》显示,因为失业量较大,就业率、薪资和就业满意度较低,法学等专业已连续多年成为“就业红牌专业”。

  5.新闻

  在20世纪80年代,只有一些特大城市的重点综合性才会有新闻传播类专业。据教育部高教司统计,1994年,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共有66个。不过很快,这一专业就火速扩散。即使是理工类、农业、体育类院校,新闻专业也成了标准配置。亲,你知道到了2006年变成多少了吗?那时,全国已有460多所各类高校开设了新闻传播类专业点661个。

  一些资质较差的高校“乱入”后,完全不具备后续的培养能力。加之近年来新闻行业整体的发展态势欠佳,就业形势的惨烈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。

  6.国际贸易

  又是一个听起来无比“高大上”的专业。事实上,也确实有很多毕业生找到了心怡的工作。问题在于,一些毫无积累的学校,凭空出世的国际贸易专业,对于学生该学些什么都是一笔糊涂帐。

  从这样的学校毕业,你还以为可以长驱直入瞬息万变的国际商贸领域?you so na?ve!事实上,不少人可能就是去一间皮包贸易公司整理一下文档。

  7.物流管理

  伴随各地争相努力,试图成为各区域物流中心,物流专业一下紧俏起来。于是,又是一场群雄逐鹿、诸侯混战的局面。短短几年间,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院校由十余所激增到近百所。一些老师甚至是毫无从业经验的“门外汉”。

  偏偏物流管理,是极其需要实践经验的专业。当学生抱着课本走出校园后,和市场预期差距不小。

  其实,上述专业只是其中一部分。不少貌似时髦的专业找起工作来并不实用。因为,越是时髦的专业,越容易因为涌入的人太多导致供大于求而“过气”哇……从这个角度看,老祖宗的辩证思维简直是棒棒哒!

  没有“烂”专业

  所谓专业冷热,不过是相对现象:再热门的专业,学的人太多、就业岗位不足、再加上个人素质不过硬,就业中一样会遇冷;再冷门的专业,如果你能做到实力超凡,也会有人拿着应聘书敲你的门。而且,市场需求瞬息万变。从你高考报名挑选专业,到四年后走出校园,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四年前的“热门”也许早就“过了气”。

  其实,很多杰出人士都是在所谓的冷门专业中有所造诣。比如,国学大师季羡林1930年考入了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,专业方向是德文。在不少人看来,这个领域与市场和就业离得好远......可是,如果你真能达到季先生的境界,估计求你“上岗”的人得敲破门!

  再比如,近日在福岩洞古人类遗址发现47枚具有完全现代人特征的人类牙齿化石的科学家们。古人类学、考古学,不少人听了就发怵。除了工作环境辛苦,很多人的第一感觉是“根本找不到工作”。

  但是,事关“人类从哪里来”这样的重大议题,正是这些科学家们在解答。即使从较为世俗的角度看,如果你真的喜欢、能沉下心钻研,未必不能找到让自己舒服的生活状态。

  另一个极端例子就是金融专业了。港剧、美剧里的那些金融大鳄们,分分钟都是几千万的大买卖。貌似读了这个专业,一只脚已经迈入了上流社会。可是,这些细节你也应该知道:金融行业竞争极为激烈,加之我国与欧美地区的时差,昼伏夜行、节假日加班都是小菜一碟哇!时间长了,你的小身板能否吃得消?不是曾有金融行业人士表示吗,按照单位时间收益计算,金融行业未必是最高的。

  演艺圈的激烈竞争更是惨绝人寰了。当我们看到明星今天飞纽约,明天飞伦敦,你是否知道她其实是要连轴工作几十个小时?你是否看过她在访谈节目中介绍,毕业的头几年是怎样一次次被拒?

  简言之,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“烂”专业,只有“滥”专业!学科的重复设置是个人无法改变的。但无论是泛滥成灾还是无人问津的专业,能不能在求职中炙手可热,这还真是自己的事儿!

 

Copyright © 2021 www.gkqgykt.com 豫ICP备2023009256号-3
豫公网安备 411623020000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