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种人天生慢性子,做什么事情说好听了是细致、认真,说难听一点就是节奏慢、拖沓!小编就是后者中的代表。不过,有些时候、有些事,真的不允许我 们有任何拖沓,比如说高考!高考其实也是考试,平时的考试也很多,难道平时考试就不怕慢么?当然怕,关键就在于平时考试答题节奏就慢,到了高考更紧张、更 在乎,所以一定更容易拖沓。
那么到底应该怎么破解高考答题慢?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支几招。
先来了解答题慢的原因。
除了性格方面的原因,大部分同学答题慢的原因应该有三个:
第一,接触题目少、不熟悉题型。
第二,不善于总结解题思路、解题方法。
第三,也是关键原因,知识掌握不牢固、运用不熟练。
了解原因之后,应该如何解决答题慢的问题呢?
首先,多做题、保持题感。
在高考复习的冲刺阶段中,高三的小伙伴们会接触更多的套题,做套题和之前针对知识点进行的专项练习会有所区别,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。针对知识点进行的专项练习,主要侧重于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;做套题侧重的更多是对于整套题的整体把握、答题节奏、实战经验等综合情况。
在冲刺复习阶段,多做题,一方面是提升综合能力,一方面是保持对题目的敏感性和找到最佳答题节奏并保持。考试和其他技能一样,如果放下一段时间就会生疏。
其次,注意总结解题方法、解题思路,建立答题模型。
做题能够保持题感,但是如果仅仅是为了保持题感还是不够。做再多的题,你最后的结果可能是这道题我见过,那道题我见过,但是究竟做 对过多少、掌握了多少呢?所以,除了多做题还要多总结。总结解题方法、解题思路,并且在总结之后可以用一些题目来实践检验,建立答题模型。这样做是为了熟 练运用解题方法,解题思路能够更快的在你脑海中出现,从而提高答题速度。
最后,也是最关键关键,知识掌握牢固、形成知识网络、融会贯通、熟练运用知识解题。
题感、答题方法是改善答题慢的硬件,那么改善答题慢的软件就应该是对知识的掌握。只有对所学知识掌握牢固,脑海中有一个知识网络,并且融会贯通,你的解题思路才会更顺畅。解题方法才会随着源源不断的解题思路快速生成,做题的体验才会逐渐提升,做题的速度也会逐渐提升。
下面有一些破解答题慢必备的解题技巧,分享给大家!
第一,总结答题规范、规律,规范答题用语,使用学科术语。
第二,按点答题,方便阅卷老师找到给分点,没有多余的赘述,可以节省更多考试时间。
第三,平时的考试测试中注意总结自己的答题节奏,练习调整自己的考试状态,让自己能够在考试中始终保持最佳状态,避免分心影响答题速度。
下面以语文为例,具体看一下如何破解答题慢。
一、句子含义的解答:
这样的题目,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、对比、借代、象征等表现方法。高考语文答题时,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,再疏通句子,就可以了。
二、说明顺序:
1、时间顺序:历史顺序、年代顺序、四季交替顺序、早晚(先后)顺序
2、空间顺序:注意表方位的名词
3、逻辑顺序:先总后分、由主到次、由表及里、由简到繁、由此及彼、由现象到本质等。
三、修辞手法的作用:
(1)它本身的作用;(2)结合句子语境。
1、比喻、拟人:生动形象;
答题格式:生动形象地写出了+对象+特性。
2、排比:有气势、加强语气、一气呵成等;
答题格式:强调了+对象+特性
3、设问: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;
答题格式:引起读者对+对象+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:强调,加强语气等;
4、对比:强调了……突出了……
5、反复:强调了……加强语气
四、段意的概括归纳
1、记叙类文章:回答清楚(什么时间、什么地点)什么人做什么事。格式:(时间+地点)+人+事。
2、说明类文章: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,它的特点是什么。格式:说明(介绍)+说明对象+说明内容(特点)
五、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:
1、文首:开篇点题;渲染气氛(散文),埋下伏笔(记叙类文章),设置悬念(小说,但上海不会考),为下文作辅垫;总领下文;
2、文中:承上启下;总领下文;总结上文;
3、文末:点明中心(散文);深化主题(记叙类文章文章);照应开头(议论文、记叙类文章文、小说)
六、段意的概括归纳:
1、记叙类文章:回答清楚(什么时间、什么地点)什么人做什么事。
格式:(时间+地点)+人+事。
2、说明类文章: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,它的特点是什么。
格式:说明(介绍)+说明对象+说明内容(特点)
3、议论类文章: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,作者观点怎样。
格式: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(论证了)+论点
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,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,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,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。
总之,鉴赏古代诗词,第一步,把握诗词内容,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:1细读标题和注释;2分析意象;3品味意境;4联系作者。第二步,弄清技 巧:1把握形象特点;2辨析表达技巧;3说明表达作用。第三步,评价内容观点:1概括主旨;2联系背景;3分清主次;4全面评价。
答题时,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:一是紧扣要求,不可泛泛而谈;二是要点要齐全,要多角度思考;三是推敲用语,力求用语准确、简明、规范。
对照上述语文答题规律的总结,大家可以自己进行其他学科的答题规律总结。一方面能够加深印象,另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的归纳能力,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?